古墓的盗洞,有时可以透露出前代文明之光,而盗墓者的行为更多地造成了古代文化遗存的破坏,也是我们不能不特别注意的。
近期,北京老山汉墓的发掘已进入关键阶段,而此古墓的被发现,恰恰和一起违法盗墓有密切的关系。盗墓与考古发掘、盗墓与文化传播究竟是怎样一种特殊、复杂的关系呢?本报特别约请历史学家王子今教授就此撰文,以飨读者。——编者。
项羽事迹与秦始皇陵之谜
从古城西安西行,经过著名的灞桥,临近临潼时,可以看到大路南侧一座高大的土丘。这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虽然历经两千多年风雨剥蚀,面对渭水平原,依然显示着雄奇的气势。秦始皇陵工程繁巨,据说动用工役多至70万人,而陵墓的防盗设计,如铜椁、机弩等,也见于司马迁的记载。入葬时,出于防盗动机,甚至处死宫人,活埋工匠以保密,杀害施工人员和葬事劳务人员数以万计。这样一座特殊的陵墓自然引起史家和文士的关注,长期以来,秦始皇陵是否曾经被盗,众说不一,已经成为千古疑案。
白居易《草茫茫》诗有“一朝盗掘坟陵破,龙椁神堂三月火”句,鲍溶《经秦皇墓》诗也写道:“白昼盗开墓,玄冬火焚树。哀哉送死厚,乃为弃身具。”都说秦始皇陵在秦末动乱中被盗掘。而“三月火”一句,暗示“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史事,与《史记》关于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相应,说组织盗掘的是项羽。最早说到项羽发掘秦始皇陵的,是楚汉两军对峙广武时,刘邦列举项羽十大罪状,其中第4条就是“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不过,以现在掌握的通过长期认真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资料分析,秦始皇陵未曾经过大规模盗掘。
对于项羽“掘始皇帝冢”的谴责,后来虽然沸沸扬扬,千年不息,却并没有确定的实证。《汉书》有些文句说到秦始皇陵遭到盗掘,但是发起者与主持者却似乎并不是项羽。《论衡》说,“秦始皇葬于郦山,二世末,天下盗贼掘其墓。”《太平御览》卷八一二引《皇览》也写道:“关东贼发始皇墓,中有水银。”看来,秦始皇陵可能只是遭到局部破坏,而发掘秦始皇陵的,是起义部众,也就是所谓“天下盗贼”、所谓“关东贼”。盗发秦始皇陵如果实有其事,看来也并不是项羽军有组织的行动。
“天下盗贼”在王朝破灭的时代发掘帝王将相陵墓,是历史上惯见的情形。王莽败亡,赤眉军入关中,就曾经大规模“发掘诸陵,取其宝货”,由于当时尸体保存技术的优越,可能入葬一二百年之后体貌仍一如生前。据说甚至吕后的尸身也因此受到盗掘者污辱
“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
鲁迅曾经说,“曹操设了‘摸金校尉’之类的职员,专门盗墓”。
这是根据袁绍攻伐曹操时发布的檄文中的说法:“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檄文又具体指出曹操曾经亲自组织和指挥盗发梁孝王陵墓:“(曹)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这篇文字成为古来檄文的名篇,起草者是大名士,列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陈琳在袁绍失败后,归附曹操集团。曹操曾经对陈琳此文中对于他祖上行为的揭露表示不满,对盗掘陵墓的批评却似乎取默认态度。所谓“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设置,或许确是事实。
汉魏之际确实曾经出现盗墓的高潮。史书记载,董卓、吕布等都曾经发掘陵墓,劫取其中宝物。孙吴政权也曾经在长沙、江陵盗掘西汉贵族墓。传说长沙王吴芮陵墓被发掘时,容貌如生,衣服不朽。参与盗掘的人后来见到吴纲,说道,你的相貌怎么如此酷似长沙王吴芮啊!只是个子稍矮一些。吴纲戚然叹道:他是我的先祖啊。吴纲,是吴芮的十六世孙。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Top30:
30. 朝鲜通报 新增10万5500人发烧但未增死亡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