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开始后,文物毁坏严重。1966年10月,江青在接见首都红卫兵时公开叫嚣: “敦煌艺术没什么可以继承的东西,敦煌艺术是精神鸦片!”这在当时,无疑是给敦煌艺术宣判死刑。被煽动起来的红卫兵从北京、兰州、酒泉、敦煌等地,杀向莫高窟。敦煌文物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一一被揪出来批斗,研究所的工作陷入了困境。
1967年夏,敦煌县武装部、公安局和敦煌文物研究所同时接到兰州大学敦煌籍学生拍来的电报:兰州大学的部分红卫兵,已准备起身前往敦煌,将和在敦煌的红卫兵汇合,计划捣毁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敦煌县马上将情况反映到了甘肃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文物局。
敦煌的紧急汇报很快上呈到了国务院,周恩来立即指示国家文物局和甘肃省: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敦煌莫高窟,不能让这座人类文化宝库受到损坏。他亲自签发了国务院关于保护敦煌莫高窟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文件。
周恩来生前虽一直未能亲自去一趟敦煌,但他从来没有忘记对莫高窟的保护,关心相关研究工作。周恩来在1945年、1951年曾两次亲临敦煌画展现场。在1950年代财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周恩来曾两次指示给敦煌莫高窟拨款,进行文物修复工作,改善文物研究所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国务院关于保护敦煌莫高窟的文件,很快就电传到了敦煌。就在文件到达的第二天一早,从兰州赶来的红卫兵大军已坐火车来到了敦煌,他们和在敦煌的红卫兵头头一接触,马上开始了肆无忌惮的破坏活动。首当其冲的,是敦煌县城附近著名的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区。一大片明清古建筑,在锄头、榔头的击打下被彻底捣毁。红卫兵造反派们接着又喊着口号,向莫高窟蜂拥而来。
敦煌县武装部领导和解放军战士一起,在路口进行阻截。他们向红卫兵出示了周恩来批示的文件,并向他们讲述敦煌莫高窟文物的艺术价值和保护到今天的艰难历程,特别申明周恩来对于敦煌艺术的关心、重视。
红卫兵们撤走了。敦煌避免了一次灭顶之灾。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Top30:
30. 四处漏风的中国金融为何至今仍安然? |